[ad_1]
This is an authorized translation of an Eos article. 本文是Eos文章的授权翻译。
北京时间6月25日下午2:07,嫦娥六号(Chang’e-6)航天器携带着从月球背面采集的首批样本返回地球。这项由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主导的任务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地质,撞击历史和演变过程之间的巨大差异。
“嫦娥六号(Chang’e-6)任务在人类月球探测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的演变过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球化学家Wei Yang,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重复在月球正面的成功
嫦娥六号(Chang’e-6)于2024年5月3日从中国文昌发射升空。一个着陆器和小型探测器于6月1日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SPA)盆地成功着陆。由于月球是潮汐锁定的天体,其背面无法从地球上被看到,因此也导致航天器更难抵达那里。
着陆器的钻头和铲子收集了月球地下和表面的样本并将其放入上升器中。随后,上升器从月球表面发射,与等待中的轨道器对接,并将样本收集容器转移至大气返回器。该返回器于6月21日开始返回地球。
此次任务的设计与嫦娥五号(Chang’e-5)任务完全相同——实际上,它最初是作为该任务的备用航天器建造的。嫦娥五号(Chang’e-5)在2020年成功采集了来自月球正面的样本并返回地球。该任务采集了超过1.7千克(3.7榜)的月球材料,包括约1米(3.2英尺)深的月球岩芯。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宣布,嫦娥六号(Chang’e-6)采集了约2公斤的钻取和铲取材料。如果该机构采取与月球正面的样本相同的程序,那么小部分月球背面的样本将可能会对来自国际的科学家们开放。
月球的南极地区因其水和矿产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探测目标。嫦娥六号(Chang’e-6)的样本和岩芯可能会揭示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程度。
第二次登陆月球背面
嫦娥六号(Chang’e-6)着陆在阿波罗盆地的南部月海,这是一个横跨537公里(334英里)的陨石坑,位于更古老的南极-艾特肯(SPA)盆地。SPA盆地是太阳系中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之一,体现了月球两个半球的差异。
中国科学院的行星地质学家Zongyu Yue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月球的背面和正面在月壳厚度、火山活动、成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Yue还说道,嫦娥六号(Chang’e-6)的样本”有望解答月球科学研究中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地质活动导致了月球正背两面之间的差异?”
嫦娥六号(Chang’e-6)是中国继嫦娥四号(Chang’e-4)于2019年初在南极-艾特肯(SPA)盆地登陆之后第二次登陆月球背面。该任务仍在进行中,内容包括对月球的浅层地下结构进行研究,探测月球地幔物质,以及绘制喷发物质所在地的地图。
“我最大的希望是[嫦娥六号(Chang’e-6)]样本中含有一些撞击熔融物”,Yue说道。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阐明早期月球陨石撞击对于月球演变过程的作用,而且对分析内太阳系的早期撞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您可以在这里观看着陆过程:
—Kimberly M. S. Cartier (@AstroKimCartier), 特约撰稿人
Text © 2024. AGU. CC BY-NC-ND 3.0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images are subject to copyright. Any reuse without express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s prohibited.
[ad_2]